close

  法制網昆明10月12日電 記者劉百軍 通訊員李睿婕 景谷“10.7”地震發生後,救災物資像一股股暖流從全國各地涌向災區永平。經過幾天的艱辛努力,震區搶險搜救工作已基本完成。目前,公安機關在擔負災區道路保通、社會治安巡邏防控、防範次生災害發生任務的同時,還承擔了救援物資運送發放等其他工作。據統計,“10.7”公安抗震指揮部已協助民政部門、“壹基金”運送、護送救災物資144次,向1000餘戶受災群眾發放物資2154餘件,對於路途較遠行動不便的群眾,駐村執勤點的民警都將挨家挨戶進行分發,確保把救援物資這份溫暖送到永平每一戶受災群眾的家裡。
  10月11日,天氣預報震區將出現降雨。時至中午,災區上空烏雲密佈,眼看大雨即將降下,可堆放在芒臘村委會的救援物資還沒來得及分發到村民手中。駐扎在遷毛村執勤點的永平派出所教導員周斌接到公安抗震指揮部指令:在大雨來臨之前,立即組織民警幫助受災群眾運送救援物資,將物資發放到遷毛村每一位災民手中。剛從大夜班換崗下來的周斌二話沒說組織了七、八個年輕民警登上臨時調派來的大貨車,直奔芒臘村委會。20多箱防潮墊和400床棉很快被整地齊碼放到車廂里,在周斌和戰友們的護送下,一路顛簸在崎嶇的山間道路上向遷毛村委會駛去。
  遷毛村委會物資發放點上空陰雲密佈,前來領取救援物資的群眾已在排隊等候。周斌和同事們邊從車箱里來回卸貨,邊按照民政發放標準配合村幹部向群眾發放物資。短短二十多分鐘時間,一大車救援物資已基本發放並登記完畢,就在群眾面帶喜悅地把物資搬上摩托車和拖拉機時,細心的周斌發現,物資發放登記表上還零星留著幾個空格。一打聽,原來是遷毛村白家寨村民小組的幾位孤寡老人和殘障人士還沒到發放點領取物資。雖然村委會距離白家寨只有大約四、五公里的路程,但孤寡老人年齡、大行動不便,殘障人士更是難以自行前往發放點領取物資。入秋的永平晝夜溫差大,白天高溫難耐,夜晚寒冷無比,更何況地震發生後老鄉們都是在戶外過夜,救災物資如果不能及時發放到這些群眾的手中,他們震後的生活將是何等的困難?周斌立即拉上物資,請熟悉情況的村幹部帶路駛向白家寨村民小組。
  “小周,你那麼忙還來給我們送物資,我們心裡真是過意不去啊”63歲的易大媽抱著救災物資抹著眼淚對周斌說,“大媽,大爹的脖子痛好些了嗎?如果需要去衛生院扎鋼針治療的話就讓村幹部給我打電話,我來接大爹和你,這段時間你們要多註意安全和身體。”周斌關切地交代易大媽。
  五保戶石大是一名聾啞的殘障人士,孤身一人住在村委會為他搭建的房子里,為避免其不懂如何使用救災物資,周斌和戰友細心地為他鋪好了防潮墊和棉被,用手勢比划著交代他一定要註意自身安全。離開的時候,石大緊緊拉住周斌的手,一直把周斌送到進村路口才放開。  (原標題:普洱公安協助運送護送救災物資144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qxkbfkkpkxk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